中國經濟網7月18日訊 在16日-17日由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主辦的"2013年全球油脂油料產業峰會"上,衛計委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標準二部邵懿表示,調和油將被納入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,添加標識要求,但設置安全指標解決地溝油問題不太現實,可能性不大。
邵懿指出,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的修訂整合工作已啟動,目前地溝油和調和油是社會比較關注的問題,標準的修訂將充分考慮社會熱點問題。但是通過設置安全指標解決地溝油問題,不太現實,可能性不大。
至于調和油,邵懿透露,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的修訂,其中重要的修改就是要將調和油納入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中,增加相關數據定義和安全指標,并添加標識要求,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。
記者調查發現,目前市場上調和油種類繁多,如花生調和油、橄欖調和油、天然谷物調和油、葵花籽調和油、茶籽橄欖調和油、堅果調和油等。各品牌調和油均有在外包裝標示成分,成分少則三四種,多則十來種。業內人士透露,生產企業在標注各類成分時,一般會根據加入量大小依次排列,但大多只標成分不標配比,為消費者的選擇帶來障礙。業內人士爆料,由于缺乏相關的國家標準,不少廠家會以價格昂貴但實際占比不高的油料來命名調和油,誤導消費者。如有些產品,花生油占比不足10%,卻叫"花生調和油",實際上成分最多的卻是營養價值很低的棕櫚油。
據悉,早在2005年,相關部門就已啟動《食用植物調和油國家標準》制定工作;2008年,征求意見稿完成。然而,正式標準至今仍未出爐。對此,糧油質量檢測工作人員表示,食用調和油配料比例并無國家標準,只有企業標準,檢測缺乏依據。
(信息來源:中國經濟網)
檢測咨詢請撥打:020-89209195 傳真:020-89209065 客戶服務應急電話:18022399778 18924300161
地址: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福場路5號富力金禧商務中心2008室 郵編:510220 E-mail:Arthaitesting@163.com